出门见景 徒步入林
天津水资源严重不足,靠引滦、引江补水,满足生产生活用水需求。除北部山区外,大部分地区森林覆盖率低,涵养水分和净化空气能力弱。
如今,天津在中心城区与滨海新区之间建立起绿色生态屏障,从建设之初的“数竿修竹,几叶芭蕉”,到如今的树木丛生,百草丰茂,天津进行了哪些探索?当地居民的生活又发生着怎样的变化?
小雪节气过后,寒风凛凛。一阵风过,天津市津南区咸水沽湾成片的林地里落叶翩飞。远处,已收割完的千亩小站稻种植示范区内,成群的候鸟正在觅食。
“没想到林木种植速度如此之快,这片本还在规划推进中的森林如今已提前成林。”天津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二级巡视员高明兴欣慰地说,目前,规划中的绿色生态屏障一级管控区林地面积已达14.28万亩。
天津将中心城区与滨海新区之间736平方公里的地块建成林田水相间的绿色生态屏障。
避免“摊大饼”的发展弊端,避免拥堵密集等大城市病,在双城间留绿留白留璞……“不仅要让双城间有‘绿肺’能呼吸,更要使其成为京津冀东部地区发展的重要绿色生态资源。”天津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局长陈勇说。
规划先行:分为近期和远期两步实施
“瞧这片稻田,以前都是荒地和工厂。这两年搬走工厂,栽植树木,复垦荒地,种上小站稻,成熟季节稻香扑鼻。”在郊野生态绿廊观景台上,摄影爱好者翟辉正操控无人机拍摄照片。
天津因水而兴,也为水所困,水资源严重不足,靠引滦、引江补水,满足生产生活用水需求。除北部山区外,大部分地区森林覆盖率低,涵养水分和净化空气能力弱。
2017年,天津市第十一次党代会作出“滨海新区与中心城区要严格中间地带规划管控,形成绿色森林屏障”的决策部署。2018年3月,天津《双城中间规划管控和实施方案》编制完成。2019年10月,《天津市双城中间绿色生态屏障区规划(2018—2035年)》获得批复。规划决定将中心城区与滨海新区之间736平方公里的区域规划管控,实施分级管理。结合屏障区基础条件,“宜林则林、宜农则农、宜田则田、宜水则水”,分近期和远期两步实施规划。近期目标为到2021年屏障区蓝绿空间占比达65%,远期目标为到2035年蓝绿空间占比达70%,实现城在景中、景在城中。
规划一出,很多人觉得难以置信。736平方公里相当于天津中心城区面积的2倍。对于寸土寸金的天津来说,是个大手笔。
“绿色发展体现在城市规划上,就是要科学布局生产空间、生活空间、生态空间,让良好生态环境成为人民生活质量的增长点。”天津市绿色生态屏障现场指挥部副组长范树合说,要在恢复原有的自然风貌的基础上,让毛细血管般的河道、干渠连接起来,通过净化水质,种树种草种花种稻,让绿色生态屏障活起来、靓起来。
“仅津南区就投入造林绿化资金15亿元,新造林绿化3.12万亩,栽植乔灌木212万余株、地被花草和水生植物近65万平方米。”范树合说,现在,当地已形成郁郁葱葱、连绵成片的森林景观。
与此同时,水环境质量也得到了全面改善。2020年上半年,天津市12条入海河流实现全面消除劣Ⅴ类;到2021年将连通河道14.9公里,疏通河道13.7公里,实现屏障区内水系循环,活水成网。
新建林间路56.35公里,游览路37.5公里,加上初步构建起林间路、游览路、乡间路路网体系……出门便是景,徒步即入林。
转型发展:荒地废弃地复垦,种上小站稻
“一级管控区占绿色生态屏障总面积的61%,禁止一切与生态环保无关的建设活动。”负责此项目的规划师郭志一博士说,449.3平方公里一级管控区,按“三分林、三分水、三分田、一分草”布局,蓝、绿是主色调。
“津南区85%的面积在绿色生态屏障内,不少工业园区转型发展势在必行。”津南区常务副区长于瑞均说,园区企业“一多三低”:污染企业多、产业层次低、技术含量低、产品附加值低。近年来,当地逐步取缔整合低效园区,用污染物排放强度年度评价排名,倒逼落后企业转型升级。
截至目前,共撤销21个、整合5个、优化整治12个园区,淘汰清理“散乱污”企业2000多家;对保留的工业园区,依托国家会展中心(天津)项目,借助天津大学、南开大学等高校智库优势,引育信息技术、智能制造、生物医药等高端新兴业态,目前已有中航工业园、阿里云创新中心、华为物联网创新中心等一批项目落地生根。
西青区王稳庄镇一半以上面积在绿色生态屏障内。王稳庄镇的制钉产业曾经非常发达。鼎盛时,有大小企业2000多家,产值逾50亿元,全国市场占有率40%以上。
65岁的刘凤任就曾有一家自己的五金厂。“制钉很挣钱,但也把河水污染成了铁锈红色,发出刺鼻的气味,关停是迟早的事。”刘凤任说。2017年底,刘凤任的五金厂和其他400余家各类污染企业被陆续关停取缔。
“关停工厂的同时,土壤修复、生态水循环和野生动物保护等工程也在逐步推进,建起小型生态基础设施,加大补水力度,保障规划期末总用水量约3.2亿立方米。”范树合说,“绿色生态屏障内有不少盐碱地,我们把生态修复与传统盐碱地治理结合,通过自然降水或定期人工灌水,起到淡水淋碱的作用,在无需排盐的前提下,将树木成活率提升至95%以上。”
“如今,荒地、废弃地复垦,种上了小站稻。”刘凤任说,王稳庄镇也变了样,金秋时节稻香远飘。
乡村建设:旱厕改抽水马桶,垃圾有人运
走进海河故道旁的津南区双桥河镇西官房村,只见砖房小院错落有致,条条村路平坦敞亮,整洁的乡村环境让人心旷神怡。
“过去,几条臭水沟贯穿全村,苍蝇蚊子到处飞,夏天不敢开窗户。现在,臭水沟变清澈了,路也修好了,处处鲜花盛开,绿树成荫。”30岁的刘金宝是土生土长的西官房村人,他拍的照片发在朋友圈,吸引了不少好友来做客。
“最根本的变化是‘厕所革命’和垃圾处理。”刘金宝深有感触地说,户外旱厕改成了室内抽水马桶,垃圾也有地方收、有人运了。截至目前,绿色生态屏障内9243座农村户厕、114座公厕完成改造,建立起“村收、镇运、区处理”的农村生活垃圾处理体系,全面清理村庄垃圾堆、垃圾坑和违章建筑,大大改善了村庄环境。
“对绿色生态屏障内保留的30个村庄,按照‘一村一品’‘一村一规’,本着留白留绿留璞的原则,将乡村建设融入自然之中。”郭志一说,小站稻、大胡张庄葡萄、欢坨西红柿等特色产业链在不断延伸,如今已新建成高标准农田示范项目7200亩,提升改造28222亩,还有水稻公园1350亩。
一场冬雨后,气温骤降。卫南洼绿色屏障片区的冬季植树造林现场却热火朝天,一株株龙柏、国槐、圆蜡、椿树、山桃已然种下,绿色在延伸着……
关键词:
-
【环境治理】中街街道新民北路社区多举措开展大气污染防治工作
-
灯湖·党建 | 欧阳红刚律师与中汇社区东苑党支部结对“红色律动,律师进小区”活动
-
社区社工室“在地社工”的角色担当——以五里沟街道社工站为例
-
楠竹林社区:幸福生活节节高
-
公卫考研其他小专业解析01:公共卫生与社区管理
-
《青年志愿者服务社区行动指引(2022年版)》全文发布
-
长乐区文武砂街道福蕾行动计划丨“清凉一夏,安全同行”儿童教育小组顺利落幕啦
-
县文化和旅游局到北苑社区组织开展文化旅游惠民活动——助力潍坊市创建“东亚文化之都”
-
【工作动态】人大代表助力社区疫情防控工作
-
【有奖征集】锦东社区大学名称征集
-
郫都区犀浦街道:“三专三强化”党建引领社区治理
-
【章丘“五为”志愿服务】相公庄街道政协委员联络室走访慰问贫困大学生
-
【社区风采】党建引领凝心聚力,携手同行筑梦童心
-
辛河翡翠社区日间照料中心防暑养生公益宣讲
-
芦湖街道“黄河明珠·幸福芦湖”全民才艺展演成功举办!
-
迎春亭街道多管齐下 抗旱保秋解民忧
-
【下基层察民情解民忧暖民心】咸宁监狱民警走进电台直播间 为家庭教育支招
-
望月湖街道区域核酸检测补采通知
-
党旗劲飘扬,战“疫”砺作风!红岛街道党员干部努力在大战大考中锤炼能力
-
紧抓生产,“安”字当头!红岛街道安置房东部组团项目有序推进复工复产
-
【中心简讯】青浦区政协赴永丰社区事务受理服务中心考察交流
-
江盛社区开展青少年健康沟通之道家长培训
-
我市开展“契约共建,服务社区”暨应急安全宣传活动 提高居民应急救援能力
-
赞!在职党员进社区 党建携手暖民心
-
农安刚发生的!一村民刘某接了诈骗电话还不听劝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