松江15万亩水稻迎来“三夏”大忙时 良法配良机 数百台农机以最好状态投入生产
水稻栽培又有新试验
田间禾苗青青,新浜镇家庭农场主沈顺建在地头细细察看着。与传统的粮田不同的是,沈顺建家的秧苗种在一层黑色的薄膜之上,每一株秧苗从薄膜上的孔洞中探出头来。据介绍,这是松江区农业部门正在试验的一种新型种植模式——水稻机械覆膜栽培,沈顺建家庭农场中15亩农田成为全区首块试验田。
作为第一个“吃螃蟹”的人,沈顺建表示,自己很看好这项新技术。“覆膜栽培最大的好处就是防治水田杂草萌发与生长。”沈顺建介绍,农场内280多亩农田全部种植有机水稻,不能使用药剂,平时的除草工作是个“磨人”功夫。“人工除草每人每天只能完成0.6亩-0.8亩,整个生长周期需要除草3-4轮,每亩地除草费用就要达到1300多元。”沈顺建说,加上劳动力不好找,每年除草时招工就成了难题。
田间这层薄薄的地膜,有希望解决沈顺建的“心头患”。“因为地膜覆盖,田间杂草没有长出前就因为晒不到太阳,以及地膜炙烤死亡了,这样既不需要化学除草剂,也不需要人工除草。”经过这一阵与农技部门的多次交流,沈顺建俨然成为这项技术的“田间专家”,并对这项技术寄予很高的期待。
另有研究显示,覆膜栽培还能保持水田温度,防止肥料流失和挥发,提高土壤供肥能力,实现水稻生产高产、低耗、高效益。
农机维修服务不松劲
在松江区农机服务中心的维修车间,石永良和同事正在为一台插秧机解决齿轮故障问题。经过3小时的紧张维修,机械恢复正常。“大修到车间,小修在田头。”中心负责人何文彬介绍,除了大故障需要在车间维修之外,为了减少农机往返、耽误农时,中心组织了10人/组的5组专业维修队伍,提供上门服务。“能在农户家里修的,我们都尽量赶过去。”何文彬介绍,最近每天维修数量在20台次左右,为了提升维修及时率,除了中心的总维修站,两个主要涉农镇还设立分站,“春耕夏播以来,忙得跟打仗一样。”
维修车间一旁,是中心的农机配件车间,各类配件经过清点归类后,摆放得整整齐齐。何文彬介绍,它们是中心积攒了多年的“家底儿”,既能满足老款农机,也能满足刚上市的新款农机。
农机是农业现代化发展的必要保障,松江区农机管理所所长管培民介绍,整个夏播期间,松江区共有380台拖拉机、148台穴播机、30台插秧机投入使用。除了传统机型,还将投入使用播喷同步、播施一体等“二合一”机型。管培民介绍,“三夏”之前,所有农机均开展了延保服务,同时中心对120名新晋农机驾驶人员开展业务培训,确保“三夏”生产安全有序。
关键词:
-
【环境治理】中街街道新民北路社区多举措开展大气污染防治工作
-
灯湖·党建 | 欧阳红刚律师与中汇社区东苑党支部结对“红色律动,律师进小区”活动
-
社区社工室“在地社工”的角色担当——以五里沟街道社工站为例
-
楠竹林社区:幸福生活节节高
-
公卫考研其他小专业解析01:公共卫生与社区管理
-
《青年志愿者服务社区行动指引(2022年版)》全文发布
-
长乐区文武砂街道福蕾行动计划丨“清凉一夏,安全同行”儿童教育小组顺利落幕啦
-
县文化和旅游局到北苑社区组织开展文化旅游惠民活动——助力潍坊市创建“东亚文化之都”
-
【工作动态】人大代表助力社区疫情防控工作
-
【有奖征集】锦东社区大学名称征集
-
郫都区犀浦街道:“三专三强化”党建引领社区治理
-
【章丘“五为”志愿服务】相公庄街道政协委员联络室走访慰问贫困大学生
-
【社区风采】党建引领凝心聚力,携手同行筑梦童心
-
辛河翡翠社区日间照料中心防暑养生公益宣讲
-
芦湖街道“黄河明珠·幸福芦湖”全民才艺展演成功举办!
-
迎春亭街道多管齐下 抗旱保秋解民忧
-
【下基层察民情解民忧暖民心】咸宁监狱民警走进电台直播间 为家庭教育支招
-
望月湖街道区域核酸检测补采通知
-
党旗劲飘扬,战“疫”砺作风!红岛街道党员干部努力在大战大考中锤炼能力
-
紧抓生产,“安”字当头!红岛街道安置房东部组团项目有序推进复工复产
-
【中心简讯】青浦区政协赴永丰社区事务受理服务中心考察交流
-
江盛社区开展青少年健康沟通之道家长培训
-
我市开展“契约共建,服务社区”暨应急安全宣传活动 提高居民应急救援能力
-
赞!在职党员进社区 党建携手暖民心
-
农安刚发生的!一村民刘某接了诈骗电话还不听劝...